審核機構 | 國內外資機構講解
最近更新:2022/1/21 | 人氣: 7938
一、國內審核機構與外資機構的區別
審核機構分為國內機構和外資機構,目前認監委上共有925家認證機構。
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融入了世界貿易體系之后,大量外資機構涌入到中國,比如說瑞士的SGS、英國的BSI、勞氏、天祥、德國的TUV的萊茵、南德、法國的BV等等。
外資機構,其實就是外企,外企審核的企業大都以大企業為主;因為小企業根本沒有必要花好幾倍的審核費邀請外資機構來審核。
國內的機構又分為事業單位、國企和民營機構。
二、關于國內審核機構的介紹
咱們國內的審核機構大概是有幾百家,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
類是老牌機構:老牌機構基本上占據了大部分國內外企業的審核訂單,尤其是一些國有的大型企業,因為這些老牌機構很多都是從原來各個部位衍生出來的認證審核相關的業務,隨著時間的推移,老牌機構也在逐漸市場化,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磨礪摔打,因為是老牌機構,底子厚實,尤其是這二三十年來沉淀的老客戶,大型企業等都為老牌企業奠定了基礎。
第二類是2015年之后成立的新機構:最近幾年國家對于認證審核機構的一個資質審批比較多,市場上也隨之多了很多新成立的審核機構,這些機構的負責人很多都是從原來的老牌機構里出來的,通過敏銳的市場反應,以及國家對小微型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的這個政策支持,抓住了大把的認證審核訂單。
三、選擇老牌機構與新機構的好處
新機構訂單的數量雖然多,但基本上還是以小微型企業為主的,這些新機構的競爭能力依舊沒有辦法與老牌機構相抗衡。再加上老牌機構現在也開始放低部分低端客戶的審核價格,爭取到了這些小微型企業,加上錢的強制認證領域都是由老牌機構控制的,基本上呢,老牌機構對于新機構都是“降維打擊”。但老牌機構也是有它的缺點的,體量大、人數多、轉型慢等。
對于新機構而言,容易在一些特定領域做出成績,比如說某些新機構,它的強項就在于做軟件開發行業,或者專注于建筑施工領域,那么一旦聚焦在某個領域,就能夠在該領域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承載和調動更多的資源。
四、企業如何選擇認證機構
1、看認證機構的省份
企業如果選擇本地的認證機構,一方面可以減少審核老師的差旅費用,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到實際的認證機構場所查看從而知道該認證公司的經營狀況,又可以在認監委上查詢該認證機構是否有相關的備案,以及認證機構是否合法運營等。
2、看認證費用
互聯網時代,幾乎所有行業的價格都是透明的,隨著市場的波動,認證價格基本都是在一個很小的區間內波動。如果認證公司給出的價格明顯低于正常的市場價格,企業就得要好好商榷了。從最近幾個月被撤銷的大部分認證機構來看,都具備這樣的一個特點,吸引客戶,大勢斂財而后被撤銷跑路,完全不管曾經對企業的承諾,坑的還是企業。